武汉市蔡甸区消泗乡:“水袋”变“钱袋”

来源:人民网-湖北频道 时间:2023-07-27 19:14:00


(资料图片)

位于武汉市蔡甸区西南端的湖区小镇消泗乡,地处杜家台分蓄洪区,是有名的“水袋子”,当地常年饱受洪水侵害。同时,受生态和耕地保护约束,经济一直发展落后。如何破题发展?近年来,当地大兴水利建设,立足农业资源优势,实施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双轮驱动战略,探索出了边远湖区“发家致富”新路径。

“消泗、九沟十年九不收,一年发大水,狗子不吃锅巴粥。”这是对消泗乡的形象比喻。为有效治理水患,消泗乡大兴水利建设工程,对全乡5个民堤民垸、共98公里的堤防不断加固、培厚,建设涵闸、泵站等大小排涝设施30多个,疏通、硬化沟渠50多公里,有效解决了制约发展的水患问题。

“水袋子”越扎越紧,“钱袋子”就越变越鼓。王祥华早年在外和朋友一起合伙开设备制造公司,2021年春节期间,他在考察后,一口气流转了村里上千亩土地,重点种销有机蔬菜等高附加值农作物,“2022年种植的蔬菜、瓜果在市场上很走俏,销售额达到了500多万,带动100多名乡亲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,还将流转土地500亩,继续扩大规模。”

近年来,当地紧紧抓住国家乡村振兴等战略机遇,解决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短板,不断完善种、养殖产业基地建设,以及道路、桥梁、灌溉、大棚等基础设施,形成多个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,其中甜玉米种植面积3000亩,小龙虾和螃蟹养殖面积15000亩,蔬菜及瓜果种植面2360亩。

通过“基地+企业+电商+农户”经营模式,培育省级龙头企业2家,市级龙头企业11家,成为了拉动当地产业经济发展的主引擎,帮助当地300多名百姓实现了家门口增收就业。

当地还借助沉湖湿地这一宝贵资源,打造国际湿地小镇。位于消泗乡境内沉湖湿地,是武汉市唯一的国际重要湿地。自2017年,消泗乡举全乡之力全面开展退养还湖、还湿工作,分期分批拆除鱼塘围埂300余处,退养鱼池面积达7.8万亩,对沉湖沿线乱搭乱建、乱排乱放等行为进行严厉整治。经维护,曾经被指“伤”的“体无完肤”,鸟儿都不敢靠近的沉湖,如今渐成了“鸟的天堂”,100多种珍惜鸟类在这里“冬来春去”。

目前,随着国际湿地小镇的核心景区建设,围绕着景区的农家乐、民宿、酒店、科普馆、体验基地等配套设施也“逐步跟上”,一批又一批看好乡村旅游发展前景的企业家纷纷来此考察洽谈,一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、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图正在湖区这片热土徐徐展开。(吴磊)

X 关闭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北方净水网版权所有  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0   联系邮箱: 55 16 53 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