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子晚报网7月31日讯(记者 高峰)波光潋滟的洪泽湖畔泗洪县临淮镇胜利社区,村民们都熟悉这样一个身影:在渔民上岸前,她每天都划着一叶小舟送医到渔船;如今,渔民上岸、傍湖而居,她依旧背着药箱、送医上门。在她的手机通讯录里,1800多名联系人中,有1649人有了“特殊备注”,她就是行舟问诊24载的“渔家好闺女”吕正红,也是宿迁市大美乡村医生。近日,江苏省委宣传部决定授予吕正红江苏“最美基层共产党员”荣誉称号。
吕正红(中)在获得表彰后合影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早上6点30分,泗洪县临淮镇胜利社区卫生室像往常一样早早开了门。吕正红的工作时间,比正常上班时间提前了两个半小时。6点半开始工作,对吕正红来说,意味着5点就要起床准备医疗器材,再把需要为个别村民准备的药品逐一仔细检查。
村民刘林保说,“她早上6点半就把门打开,给我们测量血糖,就为了我们不饿肚子。我们非常感谢她,会自觉地按序检测,早点结束,让吕医生能多休息一会儿。”
在吕正红的手机通讯录里,一共有1800多个联络人,其中1649位都是在吕医师这里求医问药的村民及其子女,而且每位都标注了村民是患了什么病、治疗进度、家庭详细住址等。“主要是为了工作方便,能够更好更快地为村民服务。”吕正红解释说。
吕正红的手机通讯录里对村民进行了“特殊备注”
村民段夫春对第一次和吕正红见面印象很深刻,“那个时候还在船上,我记得那天突然下起了大雨,快要天黑的时候有人敲门,我开门一看,就是吕正红站在门口,手里拿着一片荷叶在挡雨。我问她来干什么的?她说她是乡村医生,上门来登记信息的。”吕正红在给他量了血压血糖后,要了他的电话。在保存号码时,吕正红弄了好长时间,后来段夫春一看才知道,吕正红把他有什么毛病都备注在了手机上。
在渔民上岸住进小区后,由于房子都一样,吕正红有一次到五栋一户村民家去出诊,结果一下子跑到了三幢去了。“耽误了时间不说,也让村民等得着急了。”从此,吕正红的工作更细致了,她在每一个村民的名字后面都进行了详细的备注,以后村民有需要的时候,她能够更快地来到村民家中。
就在记者采访时,一个村民打通了吕正红的电话,说自己八十多岁的老父亲高血压药吃完了。吕正红当即告诉他,自己晚上会把药给老人送过去,“无论多晚,我都把药送过去,然后再把医保卡拿过来刷一下,自己多跑几次没关系,就是为了让老人不跑路。”
吕正红在为村民测量血压
吕正红从1999年在医学院护理专业毕业后,回到家乡泗洪县临淮镇,成了二河村卫生室一名村医,从一开始每天划船为村民进行诊疗服务,到后来背着药箱送医上门,24载春秋,她累计接诊35.2万人次,出诊1.45万人次,行程4.64万公里。她用娇弱的肩膀,扛起了渔村救死扶伤的重担,守护着2000多名渔民的健康。
因为临淮三面环水,常年在湖里捕鱼,气候潮湿容易得关节炎和风湿病。村民的饮食习惯都吃鱼、虾、蟹和腌制食品,普遍会有高血压,冠心病也比较多。所以吕正红出诊的时候会带一些药,比如高血压药、止疼药来帮助他们。
把村民放在心里的吕正红,也收获了村民发自肺腑的爱。每次吕正红到村民家中回访的时候,附近的村民就会相互转告、集中到一户邻居家中。为的就是让吕医生少走一步路,少费一份心。
“每次看到大爷大妈们能主动说出自己吃的药,每天怎么吃,我心里真的感到很欣慰。虽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基层人,但是我用自己的努力,换来他们健康的身体、阳光的笑容而感到快乐。”吕正红在工作日记中写道。
守护乡亲们健康24载,吕正红先后被评为“中国好人”“江苏好人”、省岗位学雷锋标兵、省优秀基层卫生骨干人才、省“十佳文明职工”、省“百名医德之星”等荣誉称号。而在吕正红心里,最特别的称号,就是“渔家好闺女”。
校对 陶善工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
Copyright 2015-2022 北方净水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0 联系邮箱: 55 16 53 8@qq.com